党的建设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提纲

发布日期:2019-12-19   发布人:   浏览次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于20191028日至31日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次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此次会议第一次以国家制度建设为主题、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

一、十九届四中全会为什么要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

用一次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这在我们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全面考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坚定的制度自信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孜以求的宏伟目标。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就团结带领人民为此进行了不奋斗。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化,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教训时就提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四大提出,在九十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标。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党的十七大都对制度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十三五时期要实现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党的十九大作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其中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目标是: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分别就修改宪法、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部署,在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上迈出了新的重大步伐。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指出:我们党要更好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现在,我们党有必要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工作要求。

第二,这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在改革开放40多年历程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336项重大改革举措。经过5年多的努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效显著,主要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看到,这些改革举措有的尚未完成,有的甚至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落实,我们已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我们攻克了不少难关但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我们决不能停下脚步,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这就要求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需要出发,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

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这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这些风险挑战,有的来自国内,有的来自国际,有的来自经济社会领域,有的来自自然界。国际方面,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愈演愈烈,治理赤字、发展赤字、信任赤字有增无减,世界经济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上升。国内方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随着信息化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和文明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全面系统地改革与完善国家治理制度设计和操作,实现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在各个领域形成联动与集成的总体效应。

我们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

   因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决定》科学分析了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对重点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决定》的基本框架

紧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主题展开,由15个部分构成,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第一部分,是总论,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显著优势,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板块为分论,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安排了13个部分,明确了各项制度必须坚持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并作出工作部署。第三板块为第十五部分和结束语,主要就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提出要求。

(二)总体要求

《决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三)总体目标

《决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

到二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四)重点任务

《决定》从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任务出发,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从13个方面部署了需要深化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1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决定》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放在首要位置,突出了党的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统领地位,抓住了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决定》提出了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分别是:

1. 建立不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

2. 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

3. 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

4. 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

5. 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

6. 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决定》强调,确保全党守党章,守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党、团结人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把不初心、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推动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落到实处;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完善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制度;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完善发展党内民主和实行正确集中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体制机制,等等。

2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决定》指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决定》提出了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强调

1.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2.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4.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这其中提出了许多重要举措,比如,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制度,健全代表联络机制,健全人大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和议事规则,适当增加基层人大代表数量,加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健全相互监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自觉接受监督、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实施专项监督等机制,完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制度,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完善照顾同盟者利益政策,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制度;坚持不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着力推进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等。

3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决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快形成完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决定》从4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1.健全保证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

2.完善立法体制机制

3.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

4.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

《决定》提出了一些重要举措。比如,落实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性审查工作;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完善以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实行罚性赔偿制度,严格刑事责任追究;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等等。

4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决定》指出,国家行政管理承担着按照党和国家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职责。必须坚持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决定》从4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1.完善国家行政体制

2.优化政府职责体系

3.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4.健全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体制机制

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比如以推进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优化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组织、行政监督体制;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完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适当加强中央在知识产权保护、养老保险、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事权,减少并规范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予地方更多自主权,支持地方创造性开展工作;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等等。

5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新的概括,确定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决定》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决定》从5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分别是:

1.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5.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这其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比如,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建立知识产权侵权罚性赔偿制度;健全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扩大开放;健全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反断审查、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等等。

6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决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决定》从5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分别是: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2.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

3.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

4.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论引导工作机制

5.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这其中,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决定》围绕5个方面任务提出了许多重要举措,比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论格局;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完善文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制度,等等。

7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决定》指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决定》提出了4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分别是:

1.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

2.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3.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4.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

这其中提出许多重要举措,比如,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坚决打赢脱攻坚战,巩固脱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困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等等。

8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决定》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决定》提出了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1.强调要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

2.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3.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

4.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5.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这其中的重要举措主要有: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提高防范抵御国家安全风险能力,等等。

9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决定》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决定》从4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1.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2.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3.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

4.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提出的许多重要举措比如,加快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加快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国家公园保护制度;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等。

10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决定》指出,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必须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固和拓展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政策制度体系,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确保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

《决定》从3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1.强调要坚持人民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

2.健全人民军队党的建设制度体系

3.把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贯彻到军队建设各领域全过程。

这其中提出了许多重要举措,比如,坚持全国武装力量由军委主席统一领导和指挥,完善贯军委主席负责制的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各项制度规定;完善党领导军队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基于联合、平战一体的军事力量运用政策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聚焦打仗、激励创新、军民融合的军事力量建设政策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精准高效、全面规范、刚性约束的军事管理政策制度体系,等等。

11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决定》指出,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必须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决定》从三个方面部署

1.严格依照法和基本法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管治

2.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3.绝不容任何挑战一国两制底线的行为,绝不容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

《决定》强调,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维护法和基本法确定的制秩序,提高特别行政区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健全中央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特别行政区行使全面管治权的制度,完善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的任免制度和机制、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的解释制度,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支持特别行政区强化执法力量,健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对中央政府负责的制度,完善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内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机制,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和进行分裂、覆、渗透、破坏活动;坚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推动两岸就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反对台独、促进统一,等等。

12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决定》指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外部条件。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决定》从4个方面进行部署

1.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

2.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

3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

4.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强调要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全面贯彻党中央外交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深入推进涉外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对外工作大协同格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完善多边易体制;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维护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支持上海合作组织、金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平台机制化建设,等等。

13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决定》指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必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党和人民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决定》提出3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分别是:

1.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

2.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

3.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

《决定》强调,完善党内监督体系,落实各级党组织监督责任,保障党员监权利;重点加强对高级干部、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制度;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健全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制度;建立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推动审批监管、执法司法、工程建设、资源开发、金融信贷、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支出等重点领域监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等等。

以上各方面的重大部署,既阐明了必须牢坚持的重大制度和原则,又提出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坚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接,统筹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统筹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体现了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的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必将有力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深刻领会和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三项总体要求

《决定》指出:要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这是本次全会《决定》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明确提出的三项总体要求。

强调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是因为,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本次全会《决定》总结阐明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非常全面系统且有说服力地诠释和印证了这一点。同时也要看到,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都还有许多不足,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这“许多不足”和“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就是《决定》所说的短板和弱项。这就要求我们要像在经济领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样,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加大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供给,从而补上短板、健强弱项,而其前提是要切实做到固根基、扬优势。所谓固根基,不仅是指蕴含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深厚中华文化根基,也包括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样的执政根基、群众根基,同时还包括既要认真学习借鉴资本主义创造的包括制度文明在内的有益文明成果,又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创新和创造这样一种民族精神独立性、自主性的根基。所谓扬优势,既包括《决定》科学总结的我们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方面显著优势,也包括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把握党和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走过的道路、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以及继承发扬我们党在国家治理上形成的多方面行之有效的治理优势等。

强调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是因为,经过新中国70年、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不懈探索和实践,我们党创造性地逐步确立并巩固了我们国家的国体、政体、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各方面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趋于成熟定型,覆盖党和国家事业方方面面的比较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本次全会《决定》提出:“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这进一步指明了完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切入点、聚焦点和着力点。

关于根本制度。所谓根本制度,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起顶层决定性、全域覆盖性、全局指导性作用的制度。《决定》开宗明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根本制度是覆盖我们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覆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一切方面、所有领域的。其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和全面领导制度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文化制度;共建共治共享是我国的根本社会治理制度;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国的根本军事制度。

关于基本制度。所谓基本制度,就是通过贯彻和体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基本原则、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发挥重大影响的制度。基本制度也是覆盖和体现在各领域各方面的。比如,体现在政治领域,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体现在经济领域,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三大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三大基本经济制度”之前加上一个“等”字就是表明:我国各领域各方面基本制度是会随着实践发展而逐步扩容的。这次《决定》中概括的“三大基本经济制度”,就是由原来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扩容而来。

关于重要制度。所谓重要制度,就是由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派生而来的、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具体的主体性制度。它包括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法治体系、党的建设制度等。这些重要制度上接国家治理之顶层,下连社会生产生活方方面面之基层。比较来看,在贯彻落实本次全会《决定》精神,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方面,创新和完善空间最大的是重要制度。本次全会《决定》突出点明的“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都属于重要制度范畴。

、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全会确定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决定》从强化制度执行、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治理能力、支持各类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推动制度创新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加强党的领导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抓好3件事:一是坚持和固,二是完善和发展,三是守和执行。

第一,毫不动摇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次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这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最可贵的经验。我们推进各方面制度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自觉贯彻党总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是对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作出的制度安排。无论是编制发展规划、推进法治建设、制定政策措施,还是部署各项工作,都要照这些制度,不能有任何偏差。我们讲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政治能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坚定不移坚持这些制度,想问题、做决策、抓落实都要自对标对表。涉及方向性问题,必须以这些制度为准星。涉及制度层面的大是大非问题,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能有丝毫含糊。

第二,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国家治理面临许多新任务新要求,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

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提出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目标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与时俱进,既不能过于理想化、急于求成,也不能盲目自满、固步自封。

这次全会提出的目标和工作任务,很多都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的空白点和薄弱点,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贯彻落实这次全会精神,必须紧密结合已经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形成一体推动、一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既要排查梳理之前各项改革任务的完成情况,已经完成的要巩固深化,尚未完成的要继续推进,又要把这次全会部署的任务及时纳入工作日程,实现有机接和贯通,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第三,严格遵守和执行制度。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有的人对制度缺乏敬,根本不照制度行事,甚至随意更改制度;有的人千方百计钻制度空子、打擦边球;有的人不敢也不愿守制度,甚至极力逃避制度的监管,等等。因此,必须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

要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经过长期实践检验,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把握党和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走过的道路、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不能照抄照搬他国制度模式。要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要积极创新话语体系、提升传播能力,面向海内外讲好中国制度的故事,不断增强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要在研究谋划上下功夫,准确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重大任务,围绕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细化各项制度的具体措施。

要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大兴学习调研之风,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增强斗争精神,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激励党员干部担责担难担险,争做出彩河南人;切实转变领导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在实干会干中抓出各项工作的高质量。

要在落细落实上下功夫,认真梳理细化全会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找好切入点,提高执行力,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贯彻落实,做到全覆盖、落到底、不走样;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有效方式,创造和积累更多务实管用的好办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古语云,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制。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本次全会《决定》提出的总体目标,还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目标。立足历史发展的长河,放眼未来,我们党认识到:一个政权要稳定下来、一个社会要稳定下来,必须持续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和巩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我们这代人、下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长期努力。我们需要把增强制度自信同永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结合起来,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锲而不舍地团结奋斗、努力奋斗、接续奋斗。


版权所有©tyc234cc 太阳成集团tyc234cc 太阳成集团 |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未来路南段 | 联系电话:0375-2579600